中医看诊时讲究“望闻问切”,除了号脉,还会仔细观察患者,并询问一些问题,因为有的表现能反映人身体上的病位、病情。

睡得实不实

人生1/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,好的睡眠对保持良好身心状态至关重要。高质量的睡眠有以下几个特征:入睡快(能在30分钟内入睡);入睡后不易醒;无惊梦或噩梦;每天睡够7~9小时;白天精力充沛。

心情好不好

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是人的七种情志,如果七情过度,可能伤及脏腑。所以中医有过喜伤心、过怒伤肝、过于忧虑伤脾、过悲伤肺、惊恐伤肾的说法。

心气平不平

俗话说,人活一口气。在中医看来,气顺则百病不生,气逆则诸疾生焉,很多名医都认可“心平气和为良药”的说法。

吃得香不香

在中医看来,脾胃是人体的“后天之本”“气血生化之源”。脾胃在中焦,是调节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,对于人体正常功能活动、发病、康复、养生等方面均至关重要。

中医治病无论选取哪种方式,都得以健脾开道,目的是让患者能“吃得下去、吃得好”,这样才有对抗疾病的“粮草弹药”。

排便畅不畅

健康的人每天或隔天一次大便,排便通畅,便质成形不燥,内无脓血、黏液和未消化食物。每天小便3~8次,总尿量1~1.8升,尿液清或微黄,排尿时无不适感。

面色润不润

中医将面色视为气血盛衰的“晴雨表”,脏腑功能良好、气血充足,则面色红润,气血亏虚则面无光泽。另外,“发为血之余”,头发的润泽程度也与气血密切相关。

双目亮不亮

中医认为,眼睛为脏腑精气的汇聚之所。眼睛的不同部位分属五脏,其中肾的状况表现在瞳孔上,肝表现在黑眼球,心表现在眼睛的血络上,肺表现在白眼球,脾约束整个眼睑。